
你知道肥胖不只是外型問題,而是身體裡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嗎?當體重數字逐漸上升,脂肪也在無聲無息中堆積,壓迫心臟、傷害肝臟、影響血管健康。或許你覺得「還能走、還能動」,但長期下來,肥胖正悄悄讓健康逐步崩壞。更重要的是,減重不只是大人的責任,青少年也應及早關注體重,全家一起行動,才能真正守護健康。
八成死因與肥胖有關,別再小看肥胖症
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十大死因中,有高達8成都與肥胖有關,包括心臟病、腦中風、糖尿病、慢性肝病甚至癌症1。這不只是數字,而是一個又一個真實家庭的遺憾。研究也指出,肥胖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一般人3倍2,罹患脂肪肝的機率更高出8倍3。脂肪一旦長期堆積在肝臟,就可能進展為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肥胖不只影響成年人。研究顯示,兒童青少年若有肥胖,長大後持續肥胖的機率高達 8成4。因此,肥胖絕非「長大再減就好」,而是需要從小關注、全家共同改善的健康課題。
早期關注肥胖,守護全家未來
許多人以為減重只要「少吃多動」。雖然靠激烈斷食或過度運動,短期內可能會看到體重下降,但往往很快又復胖,形成「瘦了又胖、胖了再瘦」的惡性循環,也就是所謂的「溜溜球效應」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藥物治療可以成為協助的重要推手。透過醫師專業評估,搭配科學與醫學方法,選擇減重護心的藥物,不僅能提升減重效果,全方面加值健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衛福部核准的合法針劑減重藥物中,有兩種 GLP-1RA 類型藥物(每日一次注射與每週一次注射),已被核准可用於 12歲以上青少年。其中,每週一次的注射型 GLP-1RA,除了幫助減重,還能額外提供心血管保護效果。這也意味著,肥胖治療已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。青少年若能及早介入,不僅能降低日後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也能避免「小時候胖,長大還是胖」
治肥胖,同時也要救心肝
肥胖不是個人問題,而是一顆潛藏的「不定時炸彈」。從青少年到成人,全家都需要正視肥胖,並選擇正確、安全的減重方法,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、守護心肝。選對減重方法,全家一起行動,才能真正守護心臟與肝臟,遠離慢性病!
全家都在對抗肥胖嗎?現在就開始,守護心肝從減重做起!
👉 尋求專業減重管理醫師,開啟屬於你的精準療程!